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,欧洲各国迅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。俄罗斯天然气一直是欧洲能源供应的基石,而随着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升级,俄罗斯为了应对西方的经济制裁,逐步减少并最终停止了天然气的出口。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了欧洲能源价格的飙升,电价更是大幅上涨,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。
与此同时,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则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粮食危机。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重要的粮食出口国,两国一旦陷入战争,全球粮食供应链立即受到了影响,粮价飞涨,尤其是对那些依赖粮食进口的贫穷国家来说,情况变得尤为严重。特别是在非洲,很多国家的粮食供应几乎完全依赖进口,若这些供应链断裂,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。
展开剩余86%非洲的粮食依赖情况尤其严重。以东非为例,这里的许多国家依赖国际市场的粮食进口,或者依靠外国援助来维持民生。一旦这种粮食供应链断裂,后果几乎无法想象。回顾历史,1982年至1985年间,非洲曾经历过一次历史性的大干旱,特别是1984年的东非大饥荒,这场灾难波及20多个非洲国家,约1.5亿人受灾,最终造成上千万人因饥荒和随之而来的暴乱死亡。
1984年东非大饥荒的消息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,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,尤其是通过明星慈善活动来筹款援助。例如,迈克尔·杰克逊和其他艺人共同演唱的《We Are the World》便是在这场灾难发生后诞生的,为非洲的灾民募捐。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未普及的年代,这首歌成为了全球援助的象征。
提到非洲的饥荒,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那张著名的照片:一名面容憔悴、奄奄一息的非洲儿童,背后是一只秃鹫伺机而动,似乎在等待着捕食。尽管这张照片实际上拍摄于1993年苏丹的饥荒时期,并非1984年的东非大饥荒,但其极度悲惨的场景已经成为非洲饥荒的代名词。相比之下,1984年的东非饥荒更加惨烈。
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,气候异常恶劣,雨季极为短暂,有的地区雨季甚至仅持续几个月。在这种环境下,东非的干旱频繁且严重,尤其在70年代和80年代,非洲的“萨赫勒地区”已经经历了严重的干旱。1970年代的这场干旱从60年代末期开始,持续到70年代初,导致了成千上万人的死亡,但那时的国际关注主要集中在亚洲的其他地区,非洲的这场灾难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。
然而,这场干旱并不是孤立事件。气象学家和人类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出了警告,表示非洲地区的干旱可能会持续多年,并会在未来不断恶化,但由于该地区资源贫乏,国际社会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。到了1982年,干旱局势开始恶化,特别是在东非,降水量逐年减少。1982年,降水量只有上一年的一半,这直接导致了马里、塞内加尔、埃塞俄比亚、索马里和坦桑尼亚等国家粮食减产,数百万人的生活陷入困境。
1983年,东非的降水依然没有恢复,甚至连南部一些较为湿润的地区也遭遇了严重干旱,许多地方甚至整整一年未曾降下一滴雨。由此,非洲的24个国家都遭遇了极端干旱,尤其是游牧民族,他们的牲畜因无法找到水源而大量死亡,牧民不得不提前宰杀牲畜将其售卖,以求生存。
尽管干旱在非洲并不罕见,但连续两年的干旱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还是首次。很多国家并未意识到这次干旱的严重性,依然抱有“干旱过后雨水会到”的期待。然而,1983年冬季的干旱持续,甚至比前一年更加严重,导致整个非洲大陆陷入了更深的危机。根据国际组织的计算,从1982年到1983年,非洲约一半的国家遭遇了严重干旱和饥荒,1000多万人因此失去了生命。
到了1984年,饥荒全面爆发,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,田野上到处是因饥饿而倒毙的尸体。在干旱最严重的地区,饥民吃光了大地上的一切,包括昆虫、草根和树皮,甚至在一些极端情况下,发生了吃人的事件。一些饥民甚至开始食用已经死亡的动物尸体,结果感染了传染病。此时,瘟疫在难民营中迅速蔓延,原本以为能够救助灾民的国际援助也面临重重困难。
虽然国际社会投入了大量的物资援助,但由于非洲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,尤其是物流运输方面的短板,很多援助物资无法及时送达灾民手中。运输过程中,粮食和物资往往在途径地区被饥民劫掠,甚至出现了一些国家的政府腐败,将捐赠物资转手在市场上出售。
尽管如此,在全球范围内的援助和明星募捐活动的推动下,非洲的饥荒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,但依然无法根本解决。这场饥荒不仅仅是天灾,也与非洲的过度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密切相关。非洲的气候条件本就难以支持大规模的农业生产,而过度的人口增长导致了农业资源和水资源的过度消耗,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。
当时的非洲,人口增长速度远超环境的承载能力。随着殖民历史的结束,非洲大陆逐渐失去了外部的支持,经济发展进程陷入困境。20世纪末,非洲不仅面临着持续的饥荒,还陷入了内战、政治动荡等多重危机。与此同时,大量的非洲难民开始北上,进入欧洲,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压力。
尽管国际社会在2000年代后期再次加大对非洲的援助力度,特别是中国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,但非洲的困境依旧没有完全解决。许多西方国家在重新审视非洲问题时,开始意识到仅凭人道援助并不足以改变非洲的现状,必须从根本上改善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结构,才能够彻底消除饥荒和贫困。
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,非洲问题不再是单纯的区域性灾难,它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挑战之一。尽管困难重重,但随着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和援助,非洲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平台哪个靠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