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事儿,放得久了,就特别有意思。
大概二十年前吧,我们想从以色列买几架“费尔康”预警机。这东西当时可是顶级好货,我们自己的搞不出来,只能眼巴巴地瞅着别人家里的。
可临到家门口了,美国人一句话,这事儿就黄了。
那感觉,别提多憋屈了。就像你看上个宝贝,钱都付了,卖家却告诉你,隔壁邻居不同意,不卖了。
这口气,一憋就是二十年。
谁能想到,二十年后的今天,风水转了向。
我们这边,一架代号叫空警-3000的大家伙,照片都快传遍了。那气势,一看就不是凡品。
而大洋彼岸,曾经的“老师”,美国人,却在自家预警机上犯了难。他们不仅把老掉牙的E-3预警机缝缝补补又三年,选来选去,最后挑了个“青春版”的E-7A。
甚至有消息说,他们干脆想把这活儿给“外包”出去。
这反转,比电影剧本还精彩。
当年那个拦着不让我们买好东西的“邻居”,怎么今天自己连件像样的衣服都快挑不出来了?
咱们先聊聊空警-3000这个新家伙。
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它,就一个字:大。
没错,它用的是我们自家产的运-20B运输机当底子。这可不是简单地把雷达装到飞机上。用大飞机,意味着它能装更多的油,飞得更远,在天上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。
这是什么概念?
它就是一个能长时间飘在天上的“移动指挥所”,还是视野最好的那种。
但光有个大身板还不够,眼睛得亮。
空警-3000最吓人的,可能就是它背上那个“大圆盘”里的黑科技。有说法是,它用上了最新的氧化镓雷达技术。
这词儿听着玄乎,其实效果很直接。
就好像你戴了一副能看穿“隐身衣”的眼镜。现在最厉害的隐身战斗机,比如F-22、F-35,在它眼里,可能就没那么“隐身”了。
这一下就把游戏规则给改了。
我们的歼-20也是隐身战机,它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帮它在几百公里外找到对手的“眼睛”。空警-3000,就是歼-20最想要的那个“最佳拍档”。
它能看得远,看得清,还能同时盯着一大堆目标,然后告诉我们的战斗机,该打哪个,怎么打。
这哪是预警机,这简直是力量倍增器。
再回头看看美国那边。
他们现在主力还是E-3“望楼”,那真是爷爷辈的装备了。它脑袋上的雷达还是机械扫描的,就是那种笨重地转圈圈的。
让它去指挥F-22、F-35这种浑身都是高科技的五代机,就像让一个打算盘的去指挥一群用超级计算机的黑客。
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。
美国空军自己也急,喊了好多年要换,最后千挑万选,选了个E-7A“楔尾鹰”。
这飞机吧,有点尴尬。
说它好吧,确实比E-3强多了,用的是先进的相控阵雷达。但问题是,这技术我们也有,而且可能还更先进。它的氮化镓雷达,面对空警-3000的氧化镓,理论上已经落后了。
更要命的是它的“出身”。
E-7A用的是波音737的机身。对,就是我们平时坐的那种客机。这种飞机天生就是为了飞航线的,航程、留空时间都有限。想让它在广阔的太平洋上空长时间“站岗”,有点强人所难。
而且,它还特别贵。
二十多架就要一百多亿美元,美国国会那帮人天天为了预算吵得不可开交,这么大一笔钱,说不定哪天就给砍了。
你看,一边是憋着一口气,二十年磨一剑,搞出了个顶配的“空中帅台”。
另一边,却是缝缝补补,最后拿出来一个价格昂贵、性能又好像差点意思的“过渡品”。
这背后,到底差在哪了?
我觉得,这已经不是一架飞机、一项技术的差距了。这是两种思路,两种战略的对撞。
我们搞空警-3000,思路其实很明确。
就是在我自己家门口,在我强大的防空导弹和战斗机保护下,升起一个看得最远、算得最快的“大脑”。这个“大脑”的任务,就是把所有来犯的敌人看得一清二楚,然后指挥我们所有的火力,把它们在进来之前就解决掉。
这是一种“堡垒”式的打法,核心就是一个字:守。
但美国人不行。
他们是全球部署,到处都要管。如果他们也搞一个空警-3000这样的大家伙,飞到别人家门口去,那不就是个活靶子吗?又大又慢,价值还高,简直是对手导弹最喜欢的菜。
所以他们换了个思路。
既然一个大目标太危险,那干脆就不要这个大目标了。
他们现在搞的,叫“分布式作战”。说白了,就是把预警、指挥这些功能,打散了分给无数个小单位。让天上的F-35、无人机、地面的雷达、海里的军舰,甚至太空里的卫星,都变成一个一个的“传感器”。
大家信息共享,组成一张看不见的网。
这张网里,没有核心,也就没有了致命弱点。打掉一个节点,整张网还在。
这是一种“云”式的打法,核心就是一个字:攻。
一个是要建一座更坚固的“堡垒”,一个是要织一张更致命的“天网”。
两条完全不同的路。
这背后,更是两个国家工业体系和执行力的直接较量。
我们这边,一旦认准了方向,就能集中全国的力量去干。从空警-200,到空警-500,再到今天的空警-3000,一步一个脚印,迭代速度快得惊人。特别是运-20这个平台的成熟,等于给我们发展各种大型特种飞机铺平了道路。
这就是“集中力量办大事”的威力。
而美国那边,技术储备当然雄厚,但他们的“军工复合体”是个复杂的怪物。成本失控、项目拖延、政治斗争,各种问题缠身。一个项目,从立项到服役,拖个十年八年是家常便饭。
E-7A这个项目,就充满了这种妥协和无奈。
二十年前,我们求购无门。
二十年后,我们有了自己的选择,而且是更好的选择。
这已经不是一架飞机那么简单了。
这是两种对未来战争的理解,压上了各自的赌注。
谁赌对了未来?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股票平台哪个靠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